人工濕地植物選擇
人工濕地植物和所有進行光合自養(yǎng)的有機體一樣,具有分解和轉(zhuǎn)化有機物和其他物質(zhì)的能力。植物通過吸收同化作用,能直接從污水中吸收可利用的營養(yǎng)物質(zhì),如水體中的氮和磷等。水中的銨鹽、硝酸鹽以及磷酸鹽都能通過這種作用被植物體吸收,***后通過被收割而離開水體。植物的根系能吸附和富集重金屬和有毒有害物質(zhì)。植物的根莖葉都有吸收富集重金屬的作用,其中根部的吸收能力***強。在不同的植物種類中,沉水植物的吸附能力較強。根系密集發(fā)達交織在一起的植物亦能對固體顆粒起到攔截吸附作用。植物為微生物的吸附生長提供了更大的表面積。植物的根系是微生物重要的棲息、附著和繁殖的場所。相關(guān)文獻表明,植物根際的微生物數(shù)量比非根際微生物數(shù)量多得多,而微生物能起到重要的降解水中污染物的作用。植物還能夠為水體輸送氧氣,增加水體的活性。
人工濕地沒有自然濕地那樣十分豐富的物種,但水田、水塘、湖泊等水域地區(qū)生長的動植物種類也很多,例如:水田中生育的植物隨季節(jié)和水田的狀態(tài)有所不同。在春耕之前,在水田中生長著雀枕草、野花之類,在干季則有蓮花草、野菊草等生長,在濕季則有田芥、六節(jié)草等發(fā)育。在水田雜草中還有很多濕生植物,以及水豆兒、黑藻、水葫蘆等水生植物,說明水田是多樣的濕生、水生植物的生育地。另外, 在水田中的動物也是多樣的。龍蝦要在水田中度過一生,青蛙、蜻蜓等要在水田中產(chǎn)卵,并且是幼蟲的生息場地,鷺鳥之類的水鳥要在水田中覓食。水田中還有高目魚、田螺等生存,以及生活在葉面的半翅蟲等。這些動物中有草食性動物,也有肉食性動物,水田中的多樣生物組成了復(fù)雜的食物鏈。同樣,在水塘和湖泊中也生長有大量的水生植物和各種各樣的魚類、蝦、蟹、蚌等動物和微生物,為鳥類、魚類提供豐富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繁衍空間,對物種保存和保護物種多樣性發(fā)揮著重要作用。
- 下一篇:陶粒用途